面試要押證件/先繳設備費?合法公司不會做的事

近幾年屢屢在新聞上看到有關求職詐騙的新聞報導,我相信大部分的人看到新聞內容反應都會是「蛤~這樣也會被騙!?」但是仔細一看會發現詐騙集團很聰明,他們鎖定的都是人的心理,可能是貪心或是好奇心也可能是同理心或是一顆敢衝敢冒險的心,然後就這樣讓人一步步失去防備落入陷阱,接下來會用幾個實際案例帶大家探討詐騙集團是如何以求職名義吸引民眾上當?面試要押證件/先繳設備費是合理的嗎?以及合法公司面試時不會做的事,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案例一、面試被押證件後竟遭囚禁限制人身自由
正在求職的小霆(化名)在臉書求職社團看到一則徵才廣告,號稱高薪、工作輕鬆且包吃包住,涉世未深的小霆便以通訊軟體LINE私訊聯繫對方,對方告知小霆攜帶個人身分證、健保卡、銀行存摺及提款卡前往市區旅館面試,小霆到場後就被房內幾名男子壓制,威脅交出身分證、健保卡、銀行存摺、提款卡及手機,之後便將小霆囚禁在旅館,房內除了小霆之外,還有好幾名跟他一樣被囚禁的人,小霆很害怕,心想會不會就這樣永遠逃不出去,所幸最終警方接獲情資至旅館攻堅,順利救出小霆一群人。台南市政府
案例二、海外求職要求「先匯100萬元保證金」才給面試
一名64歲曾姓男子,有國外水資源學士學位,疑透過臉書發現一則自稱是新加坡大學招募化學工程學系教授的網頁。高雄市新興警分局表示,曾男聯繫對方應徵後,竟被要求先匯款新台幣100萬元保證金,到指定帳戶內後,才能前往面試。信以為真的曾姓男子,日前到銀行準備匯款,行員察覺有異通報警方處理,也才及時攔阻了曾男被騙。匯流新聞網+1
案例三、應徵打字員「先繳入會費」,收到錢即封鎖
彰化縣一名16歲的女高中生,在臉書社團看到徵打字員的貼文,標榜只要用手機隨時工作,錢就能輕鬆入袋;女高中生不疑有他加LINE應徵,對方先要求女學生轉貼打工訊息,又要求先繳納690元的「入會費」才能錄取;女學生依對方指示至超商繳交,不料對方收錢後就把LINE封鎖,女學生才驚覺遇上詐騙報警處理。刑事局統計同類報案大多是學生或社會新鮮人,手法均是透過臉書、LINE應徵「打字員」、「家庭代工摺星星、串珠」等工作,遭到歹徒以繳交入會費、材料費等理由,詐取數百元至千元,因此呼籲年輕人求職應牢記「7不3要」的防詐原則,以免上當受騙。鏡週刊 Mirror Media
以上三個求職詐騙的案例都出現類似的狀況,不是被對方要求押證件就是以任何名目先收費,由此可知面試出現這兩個要求八成都不懷好意,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是合法公司不會做的事,我們應該多注意的呢?
一、合法公司不會做的事
① 要求押證件 – 對方要「身分證、健保卡、金融卡、存摺、印章、本票/支票」留在公司或拍照留存
- 就業服務法第5條第2項明列不得違反本人意思留置證件,也不得扣留財物或收取保證金
 - 正常作法:合法公司只會「核對」身分,最多影印留存必要資料,且明載保存目的與期間,不會留置正本
 
② 以任何名目要求先繳錢 – 面試要你先付保證金、名額保留金、設備/制服/訓練/認證/系統費、手續費、平台費
- 就業服務法第5條第2項禁止收取保證金,警方也明確宣導工作還沒開始就要你付錢就是高風險
 - 正常作法:合法公司的人資成本會自行吸收;若有資格證照費,也會在入職後、走公司正式流程報支
 
③ 說明各種費用之後會從薪水扣 – 主張每月發薪水前先扣制服費、設備折舊、訓練費、違約金
- 勞基法第 26 條禁止「預扣工資」作為違約金或賠償費用。
 - 正常作法:設備多為公司提供或借用,若確實有發生賠償狀況,須事實與金額皆確定後,才另行處理不得先扣薪
 
④ 未入職就要你交「與職務無關」的敏感個資 – 信用報告、良民證/犯罪紀錄、懷孕計畫、基因/毒品/智力/心理測驗
- 就業服務法施行細則第1-1條規定,不得要求非就業所需之隱私資料,包含生理/心理/個人生活資訊等
 - 正常作法:只蒐集「必要且相關」資料,如法令要求部分職業須提供之證照(例:特定教保/安親人員良民證…等)會明確告知法源。
 
⑤ 薪資與條件模糊 – 徵才寫「薪資面議/依公司規定」,但實際經常性薪資低於 4 萬
- 就業服務法自 107 年 11 月 28 日修正公布第 5 條第 2 項第 6 款規定,經常性薪資未達 4 萬,雇主應公開揭示或告知「薪資範圍」,不能只寫面議
 - 正常作法:刊登明確薪資區間與構成(底薪/津貼),面談再依資歷調整。
 
⑥ 要求自費購買或租器材才可上工、交出金融卡、存摺「代收款」或先轉帳到個人帳戶
- 這類手法常伴隨人頭帳戶、詐騙金流,是詐騙集團常見的手法
 - 正常作法:設備由公司提供或簽正式借用單,任何金流都走公司對公帳戶與報支流程
 
⑦ 要你做違法或違背公序良俗的工作 – 代收轉付、洗錢金流、情色/陪侍、詐騙客服、假投資導流
- 就業服務法第5條第2項,禁止指派違背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之工作
 - 正常作法:工作內容、KPI 與倫理規範清楚記錄在面試合約
 
⑧ 不正常的面試安排與場地 – 約在旅館/出租套房/偏僻處;只用私人通訊軟體、不提供公司資訊;要求交出手機或限制自由
- 官方求職防詐守則建議「應徵前做功課、面試堅守七不」,遇異狀應即離場與通報
 - 正常作法:公司正式辦公地點或可信場所、可查證公司是否為合法登記與負責人聯繫窗口
 
⑨ 拉LINE群組用任務平台要你「先付費才能出金」
- 165 打詐儀錶板將「求職/任務」型詐騙列為常見手法,原則「工作是賺錢,不是先付錢」
 - 正常作法:公司不會以私人群組外包任務或工作,並要求轉帳。
 
⑩ 合約不完整、條款含糊(罰金、保證金、扣薪),逼迫當下簽約
- 官方守則提倡「三要七不」,其中就包含「不隨意簽約」,應保留時間審閱、諮詢
 - 正常作法:提供完整合約與附件、允許帶回或拍照、給合理審閱期
 
★政府宣導的求職三要七不:
三要(面試前要做到)
- 要告知:把面試時間與地點先告訴家人或請親友陪同。
 - 要確定:查清公司是否依法登記、地址是否正式、徵才資訊是否合理。
 - 要存疑、做功課:對誇大高薪或程序怪異要提高警覺,主動蒐集公司背景再決定是否前往。
 七不(面試中一定不要)
- 不繳錢:任何名目的保證金、名額費、設備/訓練/制服費都不要先付。
 - 不購買:不買公司要求的產品、教材、課程等。
 - 不辦卡:不要依對方要求當場辦信用卡或金融帳戶
 - 不隨意簽約:現場要求立刻簽本票/合約,一律帶回審閱。
 - 證件不離身:身分證、健保卡、存摺/金融卡不交由對方保管、也不拍照留存。
 - 不飲用:不要喝對方提供的不明飲料或酒類。
 - 不非法工作:不做違法或違背公序良俗的工作(如代收轉付、洗錢金流等)。
 
二、正常的招募與報到流程
㊀ 招募準備
- 雇主會在公司網站招募頁或合法的求職網站上刊登職缺,包含職務內容、地點、工時、加班制度、薪資結構、福利、試用期長度、到職日
 
㊁ 收件與初篩
- 只蒐集「必要」的履歷資訊(學經歷、作品集、聯絡方式),並提供個資告知事項(蒐集目的、資料類別、利用期間地區對象方式、當事人權利與行使方式、聯絡窗口)。
 
㊂ 面試邀請與安排
- 以公司官方信箱或電話通知面試資訊,包含正式地址(多為公司辦公處所)、到場須知、是否需簡報或測驗以及聯絡窗口
 - 前往面試前可先查詢面試地點、公司資訊是否透明,若要求押證件或改到旅館/民宅,請直接拒絕
 
㊃ 面試進行(含職能測驗)
- 說明職務內容、團隊、薪資與福利構成、考核方式,進行與職務相關的技能測驗或作品討論
 - 不會收取任何名目的費用、保證金,也不會要求加入私人群組或代收轉付
 
㊄ 背景查核 (部分職業)
- 僅限就業所需與正當合理關聯之資料,須先行書面告知並取得對方合法同意
 - 特定職務依法得要求無犯罪紀錄或健康檢查,例如與兒少接觸、保全、運鈔、特別危害健康作業等,雇主須明示法源與明確告知其必要性
 
㊅ 錄取通知
- 常以E-mail或是書面方式通知,錄取通知書上會寫清楚應徵職稱、部門、上班時間地點、到職日、薪資結構、發薪日、加班制度、試用期、福利摘要、保密/著作權/競業條款、有效回覆期限與聯絡人…等
 - 錄取通知書允許帶回審閱或給合理審閱期,不得逼迫現場立刻簽約
 - 不得要求先繳任何費用(保證金、制服/設備費、訓練費等)
 
㊆ 報到前
- 若工作性質需要體檢,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安排,一般體格檢查或特殊體格檢查
 - 不會要求交出存摺/金融卡正本、印章、或先匯款購買制服/設備
 
㊇ 報到當日
- 雇主會請你提供薪轉帳號、通訊/戶籍地址、緊急聯絡人、學經歷/退伍證明(視職務)、健保轉入/勞保加保資料等
 - 簽署勞動契約與個資告知、同意文件、到職切結書、保密/資訊安全規範
 - 建立薪資/考勤/人資系統帳號,完成勞健保加保流程
 - 設備/制服由公司提供或以借用單辦理(載明品項、序號、保管義務、歸還條件),不收押金
 - 工資不得「預扣」作為違約金或賠償費用,例如以「每月先扣制服費/設備折舊/訓練費」皆不合法
 
㊈ 試用期與轉正
- 明訂試用期長度、評估項目與標準,試用期薪資、工時、保險權益原則上與正式員工相同(除非雙方書面載明同意且不違法)
 
其實找工作應徵是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事,只要符合以上流程基本上不需要太過擔心會遇到詐騙,千萬不要因為一時心急貪快或是看到高額薪資的輕鬆工作就想抱著僥倖的心態一試,下場通常都不會太好,假如真的不小心落入求職詐騙的圈套,我們又該如何自救呢?
三、求職詐騙申訴管道
◉ 向勞工主管機關申訴(違反《就業服務法》/《勞基法》)
- 遇到面試要你交押證件、收保證金/設備訓練費、扣留財物、薪資未達 4 萬卻不揭示範圍、或指派違背公序良俗的工作,皆屬《就業服務法》第 5 條明確禁止事項,均可向各地勞動局/就服站申訴
 
◉ 若涉及人身安全或限制自由,請直接 110 報警
- 遇到面試被要求交出手機、限制離場、強押去銀行或旅館、多人圍堵脅迫等狀況請立即報警,或請超商/鄰近店家協助報警
 
◉ 向求職網站、平台檢舉下架,防止二次受害
- 在職缺頁點「我要檢舉」或填平台意見反饋/客服(如 104、1111),附上截圖與憑證,平台可協助下架、封鎖與列警示
 - 遇到廣告型詐騙(FB/YouTube/Google 關鍵字等),可用 165 官網「檢舉詐騙廣告」表單回報,由警方通報平台下架
 - 在你使用的人力銀行或社群把可疑公司封鎖,避免再被聯繫
 
◉ 立刻停止付款、追回金流,保全證據
- 如求職遭遇詐騙錢財,請立刻聯絡你的往來銀行與165 反詐專線,提供轉帳時間、金額、收款帳號與戶名,要求啟動緊急支付流程。165 受理後會通報銀行先把款項圈住以阻擋提領,你再到派出所完成正式報案
 - 保全所有證據包含徵才貼文截圖、公司/聯絡人資訊、LINE、FB…等通訊軟體對話(含聊天室名稱、對方 ID)、匯款或超商繳費憑證、投遞履歷/通知信
 - 如信用卡遭詐騙支付請同步向發卡銀行提出「爭議款/拒付」申請,照銀行流程備齊證明(截圖、對話、報案單)
 - 如被詐騙集團要求至超商代碼或貨到付款,請向物流或超商的爭議包裹申訴平台提交資料,並參考各縣市消保官退貨/調解指引
 
◉ 165 反詐專線或線上通報
- 撥 165(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口頭報案,或用 165 官網、刑事局線上檢舉系統填報;也可加入 「165 全民防騙」LINE 官方帳號接收指引。完成 165 通報後,依指示到派出所做正式筆錄
 
在面試前查清楚應徵公司的背景,熟讀上述合法公司不會做的事以及熟記求職詐騙的申訴管道,保護自己在求職路上能夠順順利利,除此之外,建議面試前告知家人朋友面試的公司及面試地點,最好把對方的聯繫方式也留下,可以多一層保障,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祝福大家看完這篇文章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您好,非常感謝這篇文章詳細說明了求職詐騙的各種手法和預防措施,收穫良多。想請問,如果我在面試過程中遇到一些比較模糊、難以判斷是否為詐騙的情況,例如薪資範圍雖然有提供,但感覺有點不合理的高,或者公司資訊在網路上比較少,但又沒有出現其他明顯的詐騙跡象,這時候有哪些更進一步的查證方式可以參考呢?謝謝您。
您好,非常開心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您提出的問題非常實際,在求職過程中遇到模糊地帶確實會讓人猶豫。
當您遇到薪資高得不尋常,或公司資訊較少但又無明顯詐騙跡象時,建議您可以進一步透過以下方式查證:
首先,您可以前往經濟部商業司的網站,查詢這家公司的工商登記資料,確認公司是否合法設立,並核對其登記地址與您面試地點是否一致。
其次,可以試著在專業社群平台(例如LinkedIn)搜尋該公司或其員工,了解公司的實際運作與產業評價。有時候,透過業界人士的分享或評價,也能獲得寶貴的參考資訊。
再來,若薪資條件真的遠高於市場行情,可以在面試時禮貌性地詢問公司對於此職位的期望、工作內容的具體細節,以及高薪的構成與考核標準,幫助您更了解職務的實質價值。
最後,如果心中仍有疑慮,不妨將面試資訊告知親友,請他們協助判斷,或是向各地的就業服務站諮詢,他們能提供更專業的建議。
希望這些方法能幫助您在求職路上更加安心順遂!
感謝您分享這麼詳細的求職防詐資訊,內容非常實用。想請問在這麼多種詐騙手法中,是否有哪幾種是特別容易被忽略,或是最需要提高警覺的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