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Loan阿發龍信貸預測網

信貸小知識

社群私訊招募「資料標註員/點讚員」的詐騙陷阱

近年來詐騙集團又出現新手法,在IG、FB、Threads、LINE 等社群上PO文輕鬆在家賺錢…等工作噱頭藉此招募員工,最常出現的就是招募「資料標註員、點讚員」的兼職,其實就是典型的求職型詐騙,只想讓民眾一步步落入詐騙陷阱,根本不是什麼正當工作,接下來將透過實際求職詐騙案例帶大家深入了解什麼是資料標註員、點讚員?詐騙集團透過怎樣的手法吸引你掉入陷阱?我們又該如何分辨真假?一起看下去吧

案例一:按讚賺錢?「招募社群點讚員」加LINE進群組「註冊投資網」30萬飛了

在家點社群網站的讚或愛心,就可以賺錢?基隆一名林姓男子收到「招募按讚專員」的簡訊,只要點個讚,就能拿到20元!他進到LINE群組後,更發現真的有人因此賺到錢,只是若要拿額外任務的傭金就得再註冊投資網站,投資至少一萬元,男子也照做。基隆市刑大副大隊長沈瑞坤:「在隔天他就馬上發現,帳戶已經有1萬3千塊了,所以他就覺得,啊這個應該是(真的),信以為真,他馬上就投入30萬。」。但直到他發現好像差不多,賺了6、70萬元,想要收手時,對方卻怎麼樣都沒回應,網站上的帳號更被凍結,想要解鎖被要求得再加碼錢,林先生才驚覺自己被騙了。 TVBS+2Yahoo奇摩新聞+2

案例二:Threads 徵人廣告「蒐集數據/兼職」導入LINE群組後變投資詐騙

現在科技網路發達,新興軟體也越來越多,沒想到卻被詐騙集團盯上了,被害人在Threads上看見徵人廣告說要徵小助手,還強調是居家辦公,一個月可以領四萬元,對方說只需要幫廠商蒐集數據,因此讓被害人下載虛擬錢包,解任務賺錢,一開始真的有工作,也有賺到錢,但是沒想到對方卻告訴他,還要加入LINE群組,裡面出現暗樁成員介紹投資公司,還提供新聞連結,甚至有人推薦還會幫忙操作,讓被害人信以為真投入龐大資金,光是五名被害人,就被詐騙一千兩百萬元。 Yahoo奇摩新聞+1

一、資料標註員、點讚員是什麼?

資料標註員:從ChatGPT等AI聊天機器人產生的熱門內容,到TikTok、Instagram和YouTube的內容,都是由所謂的「資料處理員」的協助進行整理、標記和分類,為了訓練或測試 AI 模型,把原始資料加上「可被電腦理解的結構化標籤」就是一般的資料標註員主要的工作內容

  • 合法資料標註工作的流程
  1. 公開招募頁(公司官網/正規人才平台)
    • 清楚載明公司名稱、職務內容、報酬計算、合約與保密條款(NDA)。
  2. 線上測驗/審核
    • 依指南完成測驗,常有「校準題/黃金題」檢核一致性與準確率。
  3. 平台派單
    • 通過審核後在專用標註平台接任務,流程含指派、回收、抽驗、退修。
  4. 依件計酬
    • 以件/時/專案計酬,報酬先入平台錢包或公司薪資系統,定期(如週/半月/月)撥款到你的收款方式(薪轉/匯款)。
▲ 這整個過程不會要你先付款、交出金融卡/存摺/OTP,也不會只靠陌生私訊就「錄取+上工」。

點讚/刷單員:藉由假互動換金流的詐騙套路,以「按讚、關注、截圖回傳就給錢」等噱頭拉人入群,先讓你做幾個小任務領到薪水培養信任,再用各種名目吸引你投資或以「解鎖高單價任務」「保證金/認證費/手續費/解凍費」名義要求匯款,最後拒絕出金或失聯。

高風險要求

  • 交出或寄送金融卡/存摺、提供簡訊 OTP、交出網銀帳密、安裝遠端操控 App、上傳身分證正反面到不明表單
  • 假平台顯示「餘額」,提款被卡住並以各種理由要你再付費才能「解鎖/出金」,最後封鎖失聯
  • 「加 LINE 立刻上工」「今天做今天就出金」「先繳保證金解鎖高單」「只要手機每天 10 分鐘賺上千」「不繳費就凍結餘額/無法出金」看到以上廣告標語高機率為詐騙

二、常見的詐騙手法與流程

透過前面兩個案例,很清楚看到他們的共通點都是透過社群上的徵人廣告進一步被吸引,再被引導加入LINE群組,一開始先讓你嘗點甜頭,等買到你的信任後再把你騙得團團轉,所以接下來帶你一同來破解詐騙集團的手法與流程

第𝟭步 – 陌生私訊或投放廣告

常見話術:

  • 「資料標註員/點讚員,日領、免經驗、在家上班手機就能做」
  • 「今天上工今天入帳」「零成本月入 3~5 萬」

高風險疑點:只要是透過陌生私訊招募附上短網址一律不回、不點、不加

第𝟮步 – 轉移到 LINE+導入「任務平台」

常見話術:

  • 「加 LINE 才能報到/開通任務」
  • 「 群組公告每天 10:00 發單」
  • 「先註冊任務網站,完成綁定(手機/Email)」
  • 「看教學影片,之後就能接單」

高風險疑點:只提供 LINE做聯繫,不給公司其他基本資料或官網,用假平台製造真實系統錯覺,群組內PO出金截圖降低警覺;網址可疑或要你先付費/先綁定,一律拒絕

第𝟯步 – 小額任務「當天回款」博取信任

常見話術:

  • 「先做 3 單,截圖回傳,系統馬上發錢」
  • 「你看群友今天已賺 1,280,抓緊時間跟上」

高風險疑點:用小額回款或帳面加點數來賺取信任其實只是誘餌,只要出現「先儲值/先付費才升級/出金」都是陷阱

第𝟰步 – 開啟「高階任務」要求先匯保證金/認證費/連單才能出金

常見話術:

  • 「升級 VIP,單價 x3(需繳保證金/認證費 )」
  • 「連單才能出金,一次下 5 單,先儲值」
  • 「不升級就會凍結餘額,影響信用」

高風險疑點:開始一步步要你支付更大筆的費用,只要任何「先匯款才能拿回更大金額」都是典型的詐騙手法,應該要立刻停手並保留證據

第𝟱步 – 「拒絕出金」以帳戶異常/系統凍結/需繳稅等理由擋你提款

常見話術

  • 「系統偵測異常,需繳保證金/清算費/稅金 10% 才能解凍」
  • 「你的單有錯,需補做連單(再儲值 )」

高風險疑點:平台只顯示帳面餘額卻無法出金,又要求再付費解鎖,只是詐騙集團用各式藉口阻擋提款,抓住人心會產生不想浪費的心態而選擇再補錢求解凍,千萬別上當

第𝟲步 – 「二次詐騙」假客服再誘你加碼或借貸補款

常見話術

  • 「我幫你申請特別審核,再補錢就能全額出金」
  • 「可先借貸/信用卡分期補款,明天一次還你」

高風險疑點:換假裝成平台高層/監管機構/銀行客服延長剝削,抓住人心常有再最後一次的僥倖心態,最後榨乾你的錢,只要是任何補款就能解決的二次聯絡都必須停止互動,然後封鎖報案

✱只要不是透過正常管道流程招聘,只用通訊軟體一律都將視為高風險

✱正當的工作不會要求你交金融卡或是先付費、先儲值

三、正規的求職管道

①正規的求職管道可透過:

  • 台灣就業通 TaiwanJobs:全國求職、就業服務據點、職前訓練、專案計畫等官方入口。
  • 職前訓練網:查課程、報名流程與補助說明(技能轉職適合)
  • 目標公司的官網招募頁:應徵,流程最透明、也最容易追蹤進度
  • 正規人力與職涯平台:104、1111、518、yes123、LinkedIn、CakeResume、Yourator…等

②查證應徵公司是否為合法登記公司:

  • 可至經濟部商工登記公示資料網或台灣公司網查詢公司名稱、統編、地址、負責人
  • 官網或正規人力與職涯平台是否提供公司聯繫方式,如信箱與地址

四、如果不幸落入求職陷阱該怎麼辦

1.立刻終止金流與往來:

  • 停止一切匯款、轉帳、儲值的動作,聯繫銀行或電子支付公司請求取消未入帳的交易、緊急止付掛失、凍結可疑扣款、解除外幣或高額刷卡、轉帳上限
  • 移除可疑裝置的登入權限、撤銷第三方自動代扣與綁定(如 LINE Pay、街口、悠遊付等)

2.保全證據:把能證明被詐騙的一切都存下來

  • 截圖、備份聊天紀錄、轉帳與刷卡明細、收據、平台網址與 App 名稱、對方帳號(LINE/Telegram/IG/Threads..等)、收款帳號、時間點
  • 不要刪除對話與 App,保留手機與電腦原始檔與截圖

3.求助通報:報案、向平台檢舉

  • 報案與諮詢:撥 165 反詐騙 專線取得處置建議與移送管道,必要時到轄區警局製作筆錄
  • 外籍/移工可撥 1955(24 小時多語言服務、免付費)協助溝通與通報
  • 向社群平台檢舉與鎖帳:Facebook 走帳號遭入侵流程,其他平台(IG/LINE/Telegram)使用內建檢舉機制,並提交你整理的證據。

4.資安補救:清理裝置、重設密碼、關閉可疑權限

  • 換密碼+開啟兩步驟驗證:Email、社群、雲端硬碟、網銀、電子支付一律更新
  • 移除可疑 App、外掛程式:Android 手機開啟 Google Play Protect 掃描、移除惡意 App,iPhone 用 「安全檢查」快速檢視並中止與可疑 App、人員分享權限
  • 檢查裝置權限:停用不明的「無障礙服務」「裝置管理員/MDM」「VPN/描述檔」
  • 登出所有裝置:在各服務的「已登入裝置」頁面把不認識的裝置全部登出

5.法律與信用風險控管:若有交出任何金融帳戶、身分資料

  • 若曾交出金融卡、存摺、網銀帳密:立刻向原銀行通報,請求「警示與風險控管」,並依指示辦理換卡、凍結或關戶
  • 了解「無正當理由交付帳戶」的刑責風險(根據《洗錢防制法》§15-2),全力配合警方釐清狀況,降低被認定為人頭帳戶的風險
  • 金融爭議申訴:若與銀行或電子支付公司的處理有爭議(例如止付、爭議款項認定),先向業者申訴,如結果不滿意再向金融消費評議中心(FOI)申請評議,盡可能保障自己的權益

在這個網路資訊四通八達,人手一支手機到處都能上網接受新資訊的時代,詐騙集團早已深入其中,用各種不同的手段榨取我們的血汗錢,以前的犯案手法可能粗糙的讓人容易發現,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已經進化到只要滑個手機不小心就會落入陷阱的程度,所以時代進步帶來的便利往往也充滿著許多危機,我們必須學會自保才不會一失足成千古恨!

6 thoughts on “社群私訊招募「資料標註員/點讚員」的詐騙陷阱

    1. 您好,這些詐騙手法確實層出不窮,要讓家人提高警覺非常重要。您可以試著從幾個簡單的重點來跟他們說明,讓他們更容易理解與防範:

      1. **「輕鬆賺大錢」的都是陷阱**:提醒家人,如果有人聲稱只要在家滑手機、按讚、點擊幾下就能輕鬆賺取高額報酬,這幾乎都是詐騙。合法的兼職工作不會這麼輕易就能賺大錢。

      2. **陌生訊息要小心**:告知家人,如果收到來自陌生人或不熟悉群組的訊息,邀請他們加入工作群組、點擊不明連結,或要求提供個人資料、銀行帳戶等,都要特別留意,不要輕易點擊或回應。

      3. **絕對不要先付錢**:強調任何正當的工作,都不會要求員工在開始工作前「先繳交保證金」、「認證費」、「升級費」或任何名目的費用。只要對方要求匯款才能「解鎖任務」或「提領報酬」,百分之百是詐騙。

      4. **保護個人資訊**:提醒家人不要隨意提供金融卡、存摺、網路銀行帳密或身分證件給任何人。這些資料一旦外洩,很可能被不法集團利用。

      5. **有疑慮就查證**:鼓勵家人遇到任何不確定的訊息或工作機會時,可以先向信任的親友討論,或撥打165反詐騙專線諮詢。正規的求職管道應透過官方網站或知名人力銀行,而非社群軟體上的陌生招募。

      透過這些簡單明瞭的原則,相信能幫助家人更好地辨識詐騙手法,保護好自己的財產。

    1. 您好,這些詐騙手法真的層出不窮,很理解您擔心長輩的心情!

      要提醒長輩時,可以著重以下幾點:
      1. 凡是透過社群媒體(如LINE、FB、IG)傳來的陌生訊息,聲稱「按讚、輕鬆在家賺錢、高薪兼職」的,都是高風險的詐騙。
      2. 真正的公司不會要求先繳錢、提供金融卡或存摺、網銀密碼,也不會請您下載不明的App。
      3. 賺錢不可能不勞而獲,如果遇到對方說要先付費才能領更多錢,或是帳戶被凍結需要繳錢才能解鎖,這都是詐騙集團的慣用手法。
      4. 找工作一定要透過正規管道,像是公司官網、104、1111等知名求職平台。

      最重要的是,鼓勵長輩遇到任何可疑的情況,都要跟家人討論,或是直接撥打165反詐騙專線詢問,多一分查證,就少一分受騙的風險!

    1. 您好,現在的詐騙手法確實越來越細膩,讓人防不勝防。根據文章內容,有幾個關鍵點可以幫助您判斷是否為詐騙:

      1. **招募管道與聯繫方式**:
      – 如果是透過陌生訊息、社群私訊或短網址招募,且只提供LINE等通訊軟體聯繫,沒有提供公司官網或其他基本資料,這就是高風險警訊。
      – 合法的公司會在公開的招募頁面或正規人力平台上發布職缺。

      2. **金錢要求**:
      – 正當的工作絕對不會要求您先付款、繳交保證金、認證費、手續費,或是要求您先儲值才能接任務或出金。
      – 任何需要您先匯款才能拿回更大金額的要求,都是典型的詐騙手法。

      3. **個人資料與金融帳戶要求**:
      – 切勿交出金融卡、存摺、網銀帳密、手機簡訊OTP,或安裝不明的遠端操控App。
      – 合法公司不會要求您提供這些敏感資訊。

      4. **報酬與工作內容**:
      – 宣稱「今天上工今天入帳」、「零成本月入數萬元」、「只要手機每天10分鐘賺上千」等不合理的優渥報酬,通常是詐騙的誘餌。
      – 即使一開始有小額回款,那也只是為了博取您的信任,讓您投入更多資金。

      5. **查證公司資訊**:
      – 應徵前可以到經濟部商工登記公示資料查詢公司名稱、統編、地址、負責人,確認是否為合法登記的公司。

      總之,只要遇到不合理的金錢要求、要求提供敏感個人資訊,或是招募流程不透明、僅透過非官方管道聯繫,都務必提高警覺,並撥打165反詐騙專線諮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