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Loan阿發龍信貸預測網

信貸小知識

合法借貸一定不會出現的10種行為

無論你是首次申辦貸款還是因為臨時周轉需要一筆資金,都需要懂得學會分辨合法正常的申貸行為以及高風險的申貸行為有哪些,這不僅能讓你在安全的環境下達成貸款目的,也能避免掉後續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貸款行為是我們該提高警覺避免自己一步步落入詐騙圈套。

一、合法貸款行為vs高風險貸款行為

高風險貸款行為高風險話術關鍵字你該怎麼做
1.事前要求現金/手續費/保證金申請前「先收費」詢問費用明細與收費時間點,拒絕任何先付
2.要求交出或暫留證件/金融卡/存摺/密碼要求「保管金融卡/存摺」、「索取密碼」應拒絕提供,若已提供打去銀行掛失/改密碼、移除可疑 App
3.提供空白合約或拒絕書面契約要求「當下立即簽約」要電子檔與審閱期,絕不簽任何空白文件
4.申請後不揭露年利率與總費用口頭詢問皆含糊帶過確認合約清楚寫到貸款額度、利率、還款期數、每月應繳金額以及解約/提前清償條款
5.利率超標或用名目費用變相加息額外收取「高額顧問費/帳管費/代辦費/服務費、違約金、提前清償高罰金」對照合約條款與試算,確認清楚
6.保證過件、免審核、1 小時到帳宣稱「信用瑕疵可」「免聯徵」「免照會」「免財力證明」「1 小時到帳」對含有「保證」「免審核」關鍵字提高警覺
7.指示匯入私人帳戶/只收現金要你轉帳到「個人戶名、電子錢包、禮物卡或加密貨幣」只與對公帳戶往來,索取發票與統編
8.暴力/恐嚇/騷擾式催收「威脅公開個資/到職場施壓、辱罵、暴力恐嚇」停止口頭溝通,改文字留證;錄音截圖並報警處理
9.強迫綁約購買保險/課程/商品核貸條件綁「先買保險/課程/商品」分辨必要文件與不當綁售
10.拒絕提供正規客服與申訴管道只用「通訊軟體聯繫」申貸前先與客服確認,驗證公司是否為合法登記

高風險行為1-事前要求現金/手續費/保證金

  • 【舉例說明】– 小芸在FB看到貸款「保證過件」廣告,加入 LINE 後,對方表示:「要先匯 3,000 元手續費才能進入快速申辦,且今天就能撥款。」匯款帳戶是個人戶名「王○○」。
  • 可疑的行為:要你先匯「代辦費」「保證金」到個人帳戶;未審核就先收費
  • 正確的做法:費用於事前書面載明,常在核貸或撥款後收取或直接扣除,有對公帳戶與正式收據

高風險行為2-要求交出或暫留證件/金融卡/存摺/密碼

  • 【舉例說明】– 至申辦貸款的店家,業務說:「為你設定繳費自動扣款,需要暫留身分證件及金融卡與密碼 24 小時。」並要求放在信封裡由他代為保管。
  • 可疑的行為:要求保管身分證件、金融卡/存摺或索取密碼、驗證碼,指示安裝遠端操控 App
  • 正確的做法:僅做身分驗證與提供影本,不會向您索密碼或驗證碼,不可給對方代管卡片

高風險行為3-提供空白合約或拒絕書面契約

  • 【舉例說明】- 對方拿出一張未填條款的合約與空白本票要你當下立即簽約,說:「先簽,細節我填就好,不然名額會被取消。」
  • 可疑的行為:只給你未填條款的合約/本票或是條款看起來隨便非正式文件,並要求當下立刻簽約
  • 正確的行為:合約內應含完整條款、版本號、簽名頁,可帶回審閱並提供電子檔

高風險行為4-重要資訊含糊帶過不揭露年利率與總費用

  • 【舉例說明】– 收到合約書後頁面只寫「最低利率 0.2% 起」,但拒絕提供總費用試算(含手續費、帳管費、強制代辦等),只說:「我先幫你送件,先過件比較重要其他再說。」
  • 可疑的行為:網頁只寫「最低月息/日息」其餘資訊不透明,口頭詢問皆含糊帶過
  • 正確的行為:申請完成後年利率和總費用年百分率(含手續費及每期應繳金額)應清楚揭露於合約書上

高風險行為5-利率超標或用名目費用變相加息

  • 【舉例說明】借款10萬元年利率 6%,但須另收總金額10%服務費以及顧問費 5,000元與帳管費每月 500元。
  • 可疑的行為:用低利率包裝加收高額顧問費/帳管費/代辦費/服務費、先扣金額、提前清償收高額罰金
  • 正確的行為:依在地規範計息所有費用應併入總成本,提前清償規則應標示清楚

高風險行為6-保證過件、免審核、1 小時到帳

  • 【舉例說明】在FB廣告、LINE 對話寫:「信用瑕疵、銀行黑名單也能借,不查聯徵不照會保證過件,且1 小時必到帳。」接著要求先付「加速審核費」。
  • 可疑的行為:只要是信用瑕疵(債務協商、強制停卡、催收)或是警示戶、被強制扣薪等申辦貸款過件機率幾乎等於零,所以信用瑕疵或是銀行黑名單是不可能保證過件的
  • 正確的行為:申辦貸款正規流程必有聯徵、收入證明/還款能力審核,且絕對不會做任何保證

高風險行為7-指示匯入私人帳戶/只收現金

  • 【舉例說明】– 對方說:「會計太忙,先匯到我個人帳戶,等我幫你加速入件再補發票。」收據無公司抬頭,只有手寫收條或是根本沒有收據。
  • 可疑的行為:要你轉帳到個人戶名、電子錢包、禮物卡或加密貨幣,堅持不開發票
  • 正確的行為:僅收公司對公帳戶,提供公司抬頭發票/收據且款項具備可追溯性

高風險行為8-暴力/恐嚇/騷擾式催收

  • 【舉例說明】– 款項逾期 3 天後,收債員每天早晚奪命連環call,還傳訊:「不還就去你公司公告你欠錢不還,去你家叫你家人一起還。」
  • 高風險行為:高頻率來電、威脅公開個資/到職場施壓、辱罵、恐嚇
  • 正確的行為:合法催收有聯絡頻率/時段/話術界線,會保護隱私優先以書面方式告知

高風險行為9-強迫綁約購買保險/課程/商品

  • 【舉例說明】– 為了「提高過件率」,對方要求同時購買培訓課程 20,000,否則不給核貸,課程與貸款並無直接關聯。
  • 高風險行為:核貸條件綁「先買保險/課程/商品」且不拆單、不可退費
  • 正確的行為:不以不相關商品做核貸條件

高風險行為10-拒絕提供正規客服與申訴管道

  • 【舉例說明】– 網站只有 LINE 與手機號碼,無公司地址/客服信箱/工單系統,或電話多次無人接聽
  • 高風險行為:無法查詢公司營業登記,唯一聯繫方是只有通訊軟體
  • 正確的行為:公司有合法營業登記且有官方網站、固定客服、地址與回覆時間,申訴流程可追蹤

二、如何分辨貸款公司是否合法?

市面上的貸款公司百百種,為了讓客戶上門無不花招百出,有的會用與銀行相似的名稱混淆視聽,有的會在門市用五花八門的廣告文案吸引目光,到底該如何查證這些公司是否合法,又或者是有沒有「放款」的資格,當我們有貸款需求找到某間貸款公司,可以依以下五個方式來查詢及驗證他是否合法

1.公司登記查詢:前往經濟部商業司「公司登記查詢系統」輸入公司名稱或統編,若查無資料,幾乎可判定為非法業者。

2.檢查營業項目:合法放款公司必須登記「放款業」(代碼I101041)若無此項目卻提供貸款服務屬非法。

3.比對廣告資訊:公司名稱、地址、電話需與登記一致。若只提供 LINE ID 或手機號碼代表高風險。

4.檢視利率與契約:法定最高利率為年利率 16%,契約必須明文載明金額、利率、違約責任,不可只有口頭保證。

5.警惕高風險徵兆:如看到「免聯徵、免保人、保證過件、先付費、交出提款卡密碼」等關鍵字,幾乎都是詐騙警訊。

除了上述貸款公司合法性的分辨方式,還有另一種營業模式叫做代辦公司,顧名思義就是「替個人或小商家規劃、諮詢、協助申請貸款的公司」,常自稱「貸款顧問公司或是理財顧問公司」。他們不是銀行、也不屬金管會監理的放款業者,除了協助顧客申請銀行貸款也可能透過其他的管道幫顧客送件導致信用不良的風險,還需要額外加收一筆高額服務費,並且要留意的是金管會已明文規定銀行不得受理「代辦貸款業者」協助申請的貸款案件,如有資金需求建議應親自向金融機構提出申請

  • 常見的貸款代辦/顧問公司→台灣理財通、OK忠訓國際、便捷貸、潮霖資產有限公司
  • 常被誤會與銀行有關的貸款代辦公司→王道國際理財顧問有限公司、玉山數位理財有限公司

三、如果不幸與非法貸款公司簽約怎麼辦?

1.保留所有證據:包括廣告截圖、通訊紀錄、借款契約、收據等。
2.立即停止金錢往來:拒絕支付額外費用,也不要交出任何金融工具(提款卡、存摺)。
3.報警處理:立刻前往派出所報案,或撥打 165 反詐騙專線。
4.通知銀行/信用卡公司:若帳戶遭盜用,應立即掛失或停用,避免被盜刷。
5.尋求法律協助:可向法律扶助基金會申請免費法律諮詢,若涉及高利貸,律師可協助訴訟。
6.尋求金融單位協助:可向金融消費爭議中心(FOI)或金管會/銀行的消費申訴窗口尋求協助。
7.通知銀行/信用卡公司:若帳戶遭盜用,應立即掛失或停用,避免被盜刷。
8.心理支持:遭遇貸款糾紛時,避免獨自承擔壓力,應尋求家人、朋友或專業社工協助。

綜合上述提出的幾個重點,簡單複習申辦貸款前一定要睜大眼睛看清楚是否為合法的管道,只要遇到令你覺得可疑的地方建議立即停止所有行為,確保在沒有任何損失之前結束這個動作,如有任何財物因為這樣而損失請保留所有證據後報警處理,避免後續更大的麻煩,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大家在安心貸款的前提下不會落入任何不法的貸款陷阱!

One thought on “合法借貸一定不會出現的10種行為

  1. 看完這篇有點怕怕的耶 那如果我只是想借小額急用錢的話 會比較容易遇到這些高風險的狀況嗎 畢竟有些管道好像審核比較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